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____________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 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____________。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____________。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4.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____________。
A.便利 B.条件 C.培训
5.《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____________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6.《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二条: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应当依据____________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A.教育部 B. 国家 C.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
7.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四条:市和区、县____________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A. 人民政府 B.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8.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三条:本市____________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各级人民政府 B. 国家机关 C.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10.北方话是汉语中覆盖地域最广的方言,____________组都属于北方话。
A.沈阳话、成都话、杭州话、西安话
B.贵阳话、南京话、长沙话、太原话
C.天津话、武汉话、昆明话、桂林话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____________。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2.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____________。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____________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1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____________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15.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____________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6.《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五条:本市对在通用语言文字____________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A. 使用 B. 管理工作 C. 使用和管理工作
17.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十二条:本市公共场所使用的题词和招牌中的____________字,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
A.手书字 B.繁体字 C.繁体字和异体字
18.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开展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____________。
A. 予以保证 B. 给以解决 C. 提供支持
19.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____________。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20.《汉语拼音方案》一共规定了____________个汉语拼音字母?
A.26个 B 27个 C 28个
21.国务院__________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
2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__________。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3.__________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nlxl/2019-08-07/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