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音频
-
朗读作品31号《苏州园林》(新大纲)
作品31号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
-
朗读作品32号《泰山极顶》(新大纲)
作品32号 泰山极顶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有人说: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味儿终究有点寡淡。 我去爬山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万里长...
-
朗读作品33号《天地九重》(新大纲)
作品33号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
-
朗读作品34号《我的老师》(新大纲)
作品34号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
-
朗读作品35号《我喜欢出发》(新大纲)
作品35号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
-
朗读作品36号《乡下人家》(新大纲)
作品36号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
-
朗读作品37号《鸟的天堂》(新大纲)
作品37号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
-
朗读作品38号《夜间飞行的秘密》(新大纲)
作品38号 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
-
朗读作品39号《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新大纲)
作品39号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五百二十八厘米,高二十四点八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
-
朗读作品40号《一粒种子造福世界》(新大纲)
作品40号 二〇〇〇年,中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八年后,名誉董事长袁隆平所持有的股份以市值计算已经过亿。从此,袁隆平又多了个&l...
-
朗读作品41号《颐和园》(新大纲)
作品41号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
-
朗读作品42号《忆读书》(新大纲)
作品42号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
-
朗读作品43号《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新大纲)
作品43号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他把游历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
-
朗读作品44号《纸的发明》(新大纲)
作品44号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
-
朗读作品45号《中国的宝岛——台湾》(新大纲)
作品45号 中国的第一大岛、台湾省的主岛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南方,地处东海和南海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和大陆相望。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沿海较高的地方,就可以隐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