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我还在班中设立了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在每期的壁报中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 的良好氛围。
三 学说普通话,从指导朗读入手。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学说练讲了普通话,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十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指导朗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读。
朗读课文,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而且也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对学生思想品格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学的兴趣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一篇课文,寥寥数语,如不通过朗读,那枯燥的文字怎会变成鲜活的形象?因此说,若要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语言世界,就必须点燃朗读的火焰,使学生乐读。
2 教给朗读方法,使之会读。
认识了朗读的重要性,学生乐读之后,还需要掌握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才能读好。
(1)注意朗读中的停顿。朗读时,语句应该停顿的地方,要作适当的停顿。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除了做好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根据语句的内容或说话人的意图、感情做适当停顿。浅易的理论、适当的示范加上及时充分的练习,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较为明显。
(2)读出文中需重读的词语。朗读时,把句子表达主要意思的词用重音读出来,会使听的人更容易明白。我教给学生先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然后用比其它词稍高稍强一点的音调将其读出。这样,就可以在朗读时做到字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语调有高有低,读得抑扬顿挫。
学生掌握了这些朗读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读,普通话的水平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 学说普通话,要讲究说的训练。
经过朗读训练,学生们能够把音发准、发到位,能够把书读准确、读流利了,就可以试着让其放下书本,由读到说。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要抓好口语交际的训练。
1 融洽说话氛围。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对教师有特殊的信任和依赖,要使交流能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说话课上,我注意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想说、敢说、爱说。在学生想说却又未说出时,我耐心等待,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组织语言;在学生说了但不完整不连贯时,我予以鼓励,耐心启发诱导。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渐渐地想说、敢说、愿说了。
2 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想说、敢说、愿说了,我就提供说话的机会:抓住学校和班级开展的有益义活动或是节假日等机会,让学生挑战自我、挑战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诸如,每学期初,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或是假期见闻;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口语类竞赛活动;学校大型聚会后谈体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锻炼了其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普通话水平。
此外,提醒学生注意发好青岛话的“特殊音”,不要把圆口音发成扁口音,随时纠正学生读、说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好办法。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就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作者:于洪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21/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