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朗读与说话 > 朗读辅导

如何朗读好短文(一)

朗读辅导 2019-08-04 20:22:47 朗读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3)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短头发,脸圆圆的。

  (4)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

  议论语言多为复句或长句形式,且多用关联词语,讲求逻辑性。朗读时除了准确把握议论的口气,还要读出层次感。体味下列几句的读法。

  (1)你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

  (2)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的时候,突然领悟到他用心之良苦。

  (3)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感叹语言一般用感叹句,感叹句多带感叹语气词,句调为降调,句子一般不长。如:

  (1)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2)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3)呵!好大的雪啊!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好一个登山者!

  (6)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7)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8)可怜的虫子!

  人物对话实际上是多类型的,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心情等特征,以准确的口气“说”出来。如《落花生》、《上将与下士》、《迷途笛音》、《第一次》、《猫和老鼠》等文章的对话就很值得琢磨一阵子。

  二、 同类型语言之间的转换处理

  语言类型的转换,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口气转换,是指由叙述、描写转为感叹或议论,这种转换文章里常有,一般要有较长的停顿来实现这种转换。二是话体转换,指的是由叙述等语言类型转为人物对话,这是由“读”到“说”的转换。提供以下各例,供大家体味。

  (1)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2)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3)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啊!……

  (4)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5)“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

  (三)准确把握词语句的轻重格式

  广东诸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或说话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也最难克服的方言语调就是轻重格式与北方人的普通话不一致,在词、语、句上均有明显的表露。我们就从词、语、句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克服轻重格式的失误。

  一、双音词的轻重格式把握

  双音词的轻重格式与词的构造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读中重格的双音词各结构方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动宾式>主谓式>前缀+词根>偏正式>并列式>补充式>单纯词>词根+后缀。读重轻格或重中格的排序则完全相反。

  因此,最不能原谅的轻重格式失误就是把应读中重格的动宾式双音词误读为重轻格或重中格。在朗读短文时我们常能听到应试人把短文中的下列双音词读成重中格甚至重轻格:吃饭、吃惊、赛跑、认真、从前、安心、请客、放假、同学、对面、关心、开头、注意、毕业、唱歌、出差、进步、上当、上课、下雨、种地等等。可读为重轻格的动宾式双音词极少,常见的只有恶心、点心、埋怨、抱怨等少数几个。主谓式双音词的情况与动宾式基本相同,可读为重轻格的极少,轻声词表里只有事情、月亮两个。

  前缀+词根构造的双音词如:可爱、可怕、可观、以前、以后、相反、相似、老师、老乡、阿姨等,大多数都读中重格,只有老实、老婆等少数几个读重轻格。

  偏正结构的双音词70%以上读中重格,只有20%多的词读重中格或重轻格。可读为重中格的组合形式有(每条均可类推):一月、二月;今年、明年;春季、秋季;白色、黑色;不是、但是、都是;工业、农业;动物、植物;东方、西方;缺点、优点;内科、外科;应用、利用;幻想、理想等。应读为重轻格的组合形式有(可类推,但有限制):上边、下边;前面、后面;这里、那里;这个、那个;木匠、铁匠;底下、乡下;早上、晚上、船上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ldsh/ldfd/2019-08-04/1126.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