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朗读与说话 > 朗诵演讲

诵读古典格律诗应注意什么?

朗诵演讲 2019-08-21 00:13:49

  格律诗是形式上具有一定规则的诗歌。中国古典格律诗常见形式有四种:五言绝句(全诗四句,五言一句,共20字)、五言律诗(全诗八句,五言一句,共40字)、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七言一句,共28字)、七言律诗(全诗八句,七言一句,共56字)。

  格律诗每句字数一定,节拍相同,节奏感非常强,诵读时应注意节奏的整齐匀称。根据诗歌内容,五言诗每句可分作两个语节(“二、三”格式)来诵读,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是多少?”。亦可分作三个语节(“二、二、一”格式)来诵读,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诗每句可分作三个语节(“二、二、三”格式)来诵读,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亦可分作四个语节来诵读,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语节和语节之间通过适当拖音加顿息的方式连接,拖音时间和顿息时间可长可短,通常五言句第一语节后的拖音和顿息时间稍长,七言句第二语节后的拖音和顿息时间稍长。

  格律诗不但节奏整齐,而且押韵和谐。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通常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首句有时也押韵。双句最后一个音节为韵脚,,全诗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诵读格律诗,不可以将韵脚含含糊糊一带而过,应适当加以强调。即便韵脚不是重音,也应比非韵脚音节诵读得响亮突出一些,这样可以给人和谐优美、委婉动听的诗的美的感受。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一、二、四句押韵,押平声韵遥迢辙ao、iao,韵脚是“高”、“绦”、“刀”。诵读时应适当强调韵脚“高”、“绦”、“刀”的读音,使之清晰响亮、和谐动听。

  除了节奏和韵脚之外,诵读格律诗还应注意平仄。平仄是指声调的抑扬,平即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不复存在,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古人写诗,对平仄要求相当严格。有本句交替、对句对立、上下相黏之说。即一句之内平仄交替,一联之内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上联下句和下联上句平仄一致。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平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层楼(仄仄仄平平)。”

  平声字高扬,仄声字低抑。格律诗在字数、语节、韵脚已定情况下,有了平仄,诵读起来语势将更为错落有致,节奏回环也将更加鲜明。

  诵读格律诗,强调平仄但不必拘泥平仄。这是指没有必要把入声字读成又短又促的古入声调子,而应按照普通话标准音读。入声字按照普通话标准音读,可能会出现上下句平仄不相对情况,这时只要通过适当的诵读技巧处理,就可以使平仄不相对情况得到改观。比如诵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本来上句的“识”是古入声字,和下句的平声字“缘”平仄相对,但“识”若按普通话标准音读阳平,就变得和“缘”不相对而相同了。怎么办?这时只要把阳平“识”的阳平时值读短促一些,不相对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改观。因为阳平读短促一些,就显得不那么高扬,进而与高扬的“缘”形成基本相对的听感性质。凡是现在读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处理。

  格律诗除讲究平仄外,还讲究对仗。对仗就是结构相同、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上句和下句组成对偶句,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诵读这样的对偶句,应注意上下句的重音、节拍都要上下成对,以形成整齐优美、和谐悦耳的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ldsh/ldyj/2019-08-21/1444.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