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通话测试 > 问题解答

为什么“哈”不能停?

王战领 问题解答 2023-10-05 11:53:58

  日前,某市一高中对骨干教师培训,要求老师与学生聊天时,应使用如“嗯嗯嗯”或者“哦哦哦”这样的形式,“深刻而强烈地表达你的感情”;而不能简单地用“嗯”“哦”来回复,以免陷入“词语雷区”。培训者甚至总结了使用此类词的“数量准则”。以“哈”为例:

  “哈哈哈哈哈”,表示“被成功逗笑”;

  “哈哈哈哈”代表“敷衍地笑一下”;

  “哈哈哈”意为“你说得好无聊”;

  “哈哈”会被理解为“滚”。

  培训者解释说,想要表达真正开心地笑,“哈”的数量必须≥5,这是基本要求。否则将会被理解成其他含义,造成师生间的沟通障碍。

  我们不敢苟同这样的等级划分,但至少可以看出一条规律:在文字聊天中,说话人一次发出“哈”的数量越多,所表达的正面反馈就越好;反之,若低于一定的数量(比如5个),则会被认为带有负面情绪,且负面程度会随着数量的减少而加深。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上述现象的确存在于当代年轻人的日常聊天中。有人认为这是“词义弱化”的表现,就像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一样,“嗯”变成“嗯嗯嗯”、“哈哈”变成“哈哈哈哈哈”才能勉强表达原来的意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准确。词义弱化一般是从特指转为泛指的语义变化过程,比如“美女”从特指相貌姣好的女子转为泛指一般女性。“哈”是一个拟声词,无论多少个“哈”放在一起,都只表达拟声意义。不同数量所带来的不同语言效果,实际上是语言使用的问题。

  当代网络语言的使用,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求新求异”。年轻人看待事物容易烦腻,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凡事都想打破现状,以追求新意,彰显个性。像“哈”这样的高频聊天词,如果一直中规中矩地“哈哈”,那也太过无聊了,所以要寻求改变。这是“哈哈”变成“哈哈哈哈哈”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改变要在语言的使用规律和原则下进行。经济性和象似性是语言使用的两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以理解为,说话人为了省时省力而精简语言片段的字数,比如用“爷青回”表示“爷的青春回来了”。象似性原则是为了使语言的组织方式与现实行为相一致,这也是人类一般的认知活动在语言上的表现。“哈哈哈哈哈”表现出来的是数量象似性,说话人连用多个“哈”,就是为了说明自己笑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随意地“哈哈”一下。字数越多,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越久。加上文字的“摹状”功能,简直画面感十足了。

  另外,网络聊天硬件设备的不断进步,也促成了这一改变的发生。如输入法自带的记忆功能,可以记录使用者的输入习惯,甚至可以进行联想,这就使得打字变得特别方便,特别是对“哈”这种单音节词的重复输入,更是毫不费力。于是,年轻人就热衷于敲出一串“性价比”较高的“哈哈哈哈哈”或者“嗯嗯嗯”,以收获不凡的语用效果。

  这一结果产生了回溯效应:既然“哈哈哈哈哈”表示开心,一旦你“哈”得少了,就显得很“突然”,或者很“别扭”,容易被理解为“跟我聊天你是不是不开心?”。按照这一逻辑,文章开头有关“哈”的数量原则,就被回溯推导出来了。

  题解至此我们认为,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由人民大众所掌握、约定,自然也会根据人们的交流需求而发展变化。在信息畅通的当今社会,这种变化就像一股洪流,我们能做的大概只有“疏”,而非“堵”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pthcs/zcjh/2023-10-05/1759.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