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培训研究

汉语方言轻声的两个问题

培训研究 2019-08-21 00:20:29 轻声

  (喜娘)、阿龙儿、一双儿、一节儿、两袋儿、两针儿、慢慢儿、棒棒儿,都是词语首字读轻声。

  除了轻声音节在后的情况外,苏州话在说得很自然、语速较快时会出现一种“前轻声”。这种前轻声必定处于一个连读单位或一个句子开头的位置,其后的成份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不受限制,多数是单音节词,以单音节代词、副词、量词最为常见,如:代词“我、倷(你)、俚(他)、搿(这)”,副词“蛮、最、倒、裁(都)”等;也可以是多音节词,甚至几个词全读轻声,如:交差、皮厚、裁(都)来哉、匣(也)会得写葛(的)、张纸头破脱哉、我弗搭俚多拌(不跟他多纠缠)、那么勿好哉、条鱼忒贵。在音值上,这些前轻声都读得很轻,基本上没有声调的高低变化,无论原来是什么调,都可以记作中调3。是否读前轻声主要决定于说话人强调的重点所在,如强调后面的内容就用前轻声。另外,说得越快前轻声就越多。

  考察中还发现,属于粤方言的广西容县“白话”中,其亲戚称呼“阿公[akuŋ](爷爷)、阿婆[a po](奶奶)”,还有长辈对晚辈以排行称呼如:阿一[a jбn](老大)、阿六[a luŋ](老六)、阿十[a sбm](老十)等词语,前面的词头“阿”都读轻声。轻声音节居前的情况并非只出现在南方方言中,北方话中也有轻声在前的情况。属于胶辽官话的荣成话中就常出现首字轻声的情况,如:没高矮儿[mәkau iair]、不来[pәlai]、“他是不去[t‘p c‘y]?”,轻声音节出现在短语或句子开头时,无论后面音节的调值是什么,轻声音节一律读低调1,并且对后面的音节没有任何影响。

  西南官话武汉话中“个”和“些”这两个轻声字也常出现在词、句的开头,如:个家伙、个糊涂虫、些树、些人、些书(表示多数),这也是轻声音节居前的情况。

  属于江淮官话的南京话中还存在着一种前附性的轻声,这些前附性成分在不需强调的时候常失去本调,念得很短而轻,如:发问词“阿、还”,它们一般紧靠于后面的词,如:“你阿去?”“你还吃过啦?”都读前附性的轻声.

  普通话中一般没有前字轻声的情况,但有时句子开头的代词、副词等受语气、语调的影响,可以读得轻短,如:“他行吗?你行吗?这行吗?还行吗?”中的“他、你、这、还”,当强调后面的词语时,这些词可以读成轻声,但是这样的词语很少,是否轻读由具体的语气、语调决定,而这些音节的音高由这个音节的本调调值决定,本调调值起点高则轻声音高高,本调调值起点低则低。这种情况并非真正的“轻声”,而应属于逻辑的“轻音”。

  2、连续多音节读轻声

  连续多音节读轻声的情况在普通话中比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动趋式的V一V: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V不得:去不得、打不得、巴不得;——得慌:累得慌、气得慌、急得慌;趋向补语:拿出来、站起来、飞上去;另外还有:姑娘家、婆婆家、朋友们、先生们、三十个、六十个、提溜着、回去吧、看见了等词语,都是后两个音节连读轻声。其中第一个轻声音节的音高由前面重读音节调值决定,第二个轻声则依据第一个轻声的音高逐级下降一度。普通话中阴平后轻声音高为2度,后一轻声音节一般为1度,如:姑娘家、先生们;普通话中阳平后的轻声音高为3度,后一轻声音节一般为2度,如:朋友们、拿出来;普通话中上声后的轻声音高为4度,后一轻声音节一般为3度,如:打不得、走出来。 银川话、烟台话、寿光话、扬州话、武汉话、南昌话、厦门话、崇明话等方言中则大量存在着相连两个或多个音节读轻声的情况。例如胶辽官话烟台话中有些多音节词语,如:热疙瘩、下半晌、噎着了、睡着了、新噌噌的、怎么的啦,后两个音节都读轻声,而且一般前一轻声高于后一轻声,这与普通话的情况一致。方言中相连轻声音节的音高情况也有与普通话中不同的,如冀鲁官话中的寿光话,其相连轻声音节的音高是相同的:“白萝卜、大师傅(厨师)、酸石榴、大喇叭、三婶子、春棒子、爬起来、转过去、胡叨叨、看见了、闺女们、邻舍家、四下里”等词语后两个音节都读轻声;“三箢斗子、锢炉子家、前窝里的”等词语则是后三个音节连读轻声;也有后四个音节都读轻声的,如:三木匠家的。几个音节连续读轻声时其音高都相同,而不像普通话里连续多音节轻声那样音高逐级下降。属于胶辽官话的荣成话和江淮官话扬州话中连续多音节轻声的音高也有这一特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21/1449.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