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培训研究

对高中生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思考

  作者: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 刘蕾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的工具。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是普通话推广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阵地,是传承社会先进文化的主要场所。高中是学生求学的黄金阶段,在此期间广泛开展普通话水平的培训与测试工作,对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生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省对高中生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学校数量相比中东部发达城市较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我省多民族、发展落后等现状严重制约了普通话的推广。部分学校虽开展了此项工作,但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明确

  教师口语课程被上成一般的普通课,一些授课教师普遍存在思想不够重视的情况,得过且过,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2)应试的功利性十分明显

  普通话培训与我们当前的高考应试教育相同,大多数人往往把普通话水平过级考试作为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所以,教师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培训大多集中在测前几天的强化训练。学生为了通过测试,也采取考前突击的方式,测后就不闻不问,不求真才实学,但求测试过关,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培训和测试的效果。

  (3)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不高

  一是开设的课时量不够足。大多数学校都忙于高考压力,普通话培训课程时间不断压缩;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高中生的普通话教学多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并未单独开设课程,而且没有专门的教材。同时普通话培训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训只有形式,没有具体的成效。

  (4)没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普通话基础不一样,个体差别较大。有的学得快,可有的学生来自农村等偏远山区,受方言影响较大,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教师只管教,不管学,授课缺乏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造成普通话水平得不到提高。

  2.测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测试机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目前,甘肃省共设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30个,普通话培训测试点41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大都依靠在高校开展,由于管理人员少,力量薄弱,管理人员缺乏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测试站,但工作时间较短,机构不健全,职能太单一,只是临时组织学生的报名和测试。因此,普通话测试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测试员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档案的完善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需很大程度的提高。

  (2)测试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测试员有相当高的素质,务必取得相应的国家级或省级资格。由于测试工作依靠高校开展,测试员并不全是从事汉语言教学的老师或者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加上部分地区的测试设备简单,评分定级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加之语音本身的模糊性、语音识别的复杂性及个体打分的主观因素等,使评分或多或少存在个人的主观色彩。

  二、如何对高中生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高中生作为当今社会的后备力量,普通话讲得如何也许会成为影响其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高中生普通话水平成为目前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从教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高中生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1.合理安排课程,保证有效学习时间

  目前,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课较多,高考压力大。普通话培训课程往往被忽略,课时较少,有的学校甚至不专门开设培训课。这势必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保证有效的普通话培训时间。笔者建议在高一上学期就安排普通话培训学习,并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及时激发学生的潜在语感,提高对语音的感受能力,为学生在余下的几个学期内进行普通话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21/1485.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