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培训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通话教学研究

任栩倩 培训研究 2021-07-01 09:20:59

  摘 要:新经济常态下,我国教育改革进程日益加快,中等职业院校课程也随之改变。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中等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通话不达标,难以将自己的观念清楚、明确地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往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高度重视,积极调整,为学生创建高水准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强化学生普通话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话教学 策略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语言多样,然而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比较困难。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推广,各民族交流难度降低,推动了民族的统一与社会的和谐。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迅速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是难以保证学生的素质,学生之间普通话能力差异较大。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予以重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如此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一、重视普通话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发挥自身教学职能,重视普通话教学,在教学目标制定时,应将学生普通话能力培养纳入其中,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应对普通话教学标准予以明确。同时,投入资金购买教学设施,建立多媒体教室,为普通话教学提供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另外,合理配置课程,使得普通话课程同专业课程相融合。定期开展研讨会议,分析现阶段普通话教学现象,了解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还应借助官方媒体,广泛宣传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编订普通话学习手册,为广大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普通话属于语言课程重点内容,且语言学习需长时间练习,因此必须要求学生敢于开口。中职生中,虽然大多是学生想说普通话,然而却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虽然说得很具体,但是对方却难以理解意思,有时会被嘲笑。长期如此,学生便不愿意说普通话,学习与生活中尽量不同他人交流。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其健康成长。长期不同他人沟通,性格更加自卑与内向,最终慢慢地被世界忘记。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敢说[1]。只要学生成功地迈出了这一步,便可渐渐学习好普通话。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几年来社会上单位与企业对求职人员的要求,其中口语沟通能力最为突出。如此,使得学生真正认识到普通话能力的重要价值。这种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方法,可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情况,注重强化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在学习中,学习信心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学生表现特别积极,反之普通话水平较低的学生则比较被动。鉴于此,在普通话发音要求方面,教师应适当降低普通话发音要求,指导学生先掌握常见的语法与词汇,使得學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渐渐增加其自信心,并稳步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开展实用口语项目训练活动

  对于普通话教学而言,不仅要要求学生敢说,而且还要使得学生爱说,有效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渐渐提高普通话水平。相比于其他理论课程,普通话教学应强调角色定位的问题[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摈弃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当演员,教师担当导演,借助这一方式实现高效教学。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积极传输普通话理论知识,还应注重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形式多样的普通话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得学生在敢说的基础上爱说。例如,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即兴说话、情景对话、绕口令对抗赛、反接词语、词语接龙等实践活动,不仅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而且还可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创设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使得学生快乐学习。另外,教师还可开展普通话口语比赛、短剧表演、辩论赛等,不断强化学生普通话实用口语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21-07-01/1518.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