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卷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研究
(三)缺乏专业的朗读训练
疏于专业指导和练习也是测试者对多音节词语中轻声词掌握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变化多样,在“朗读短文”中更是会随着语境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发音,需要测试者勤加练习,全面掌握轻声词的应用方法。但目前来看,很多普通话教材,比如《博雅汉语》等,其中就没有专业的朗读训练;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卷属于综合性普通话考试,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零散分布于各个部分,测试者使用测试卷开展训练属于综合性练习,没有对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开展专门的训练。
三、对学习者的建议
(一)培养使用轻声词的意识
很多测试者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卷为全部资料做了大量的考前准备,但仍无法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原因在于其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而不自知。很多测试者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无障碍,就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想当然地进行考前准备,自然无法通过测试。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双方可以根据交流内容了解对方意图,猜测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即便有些轻声词发音不准确、表达不到位,也不会影响双方的交流。但在诸如普通话水平测试这样专业的考试中,这些问题无疑会全部暴露出来。因此,测试者应当充分重视轻声词的学习,端正学习轻声词的态度,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注意轻声词的发音,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测试者只有这样才能在严格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正确发音,争取通过考试,实现普通话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模仿
针对多音节词语中轻声词规律难觅的问题,测试者应当对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卷等资料,尽可能地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寻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测试者按照规律记忆测试卷中的轻声词发音,可有效避免死记硬背,加深自己对轻声词的理解。对测试卷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进行归纳总结,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轻声词的各个方面,但也能涵盖轻声词的一些构词规律,方便测试者进行轻声词的处理和记忆,如果遇到超纲词汇也能以不变应万变,增加自己通过测试的概率。除了归纳总结外,测试者还应多进行跟读和模仿,加深对这些轻声词的印象。对于那些语感不是很好的测试者来说,更要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模仿,促进自己对多音节词语中轻声词的掌握。总的来说,测试者要利用好测试卷这一材料,进行大量跟读和模仿,并在积累一定量的轻声词之后进行有效分类和总结,实现知识的有效输入。
(三)多加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最好的轻声词练习就是多练、多使用。多练、多使用并非机械重复词语和句子,而是在文章中多加体会,进行整体感知。如果轻声词出现在短文之中,测试者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轻声词的实际含义,正确判断轻声词的正确读音。除了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这一目的外,测试者学习轻声词也为了实际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因此,测试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多加练习,更有利于感受轻声词的使用方法。
与此同时,测试者应当搜集更为专业的训练材料,除了利用好测试卷之外,还可以单独进行轻声词训练。测试者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搜索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开展大量的朗读练习。此外,测试者还可以运用现代专业声学分析软件Praat和To Bl,将自己的发音录入软件之中,根据音高、音长、音强等多个软件显示出的数值分析自己的发音是否规范,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轻声词的发音又短又轻,但究竟需要多短、多轻,在各类教材、大纲、纲要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利用科技软件,测试者可以“用数据说话”,了解轻声词发音的大致数据,让自己的发音更为规范。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测试者可以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福利,利用科技软件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卷多音节词语中轻声词的分析和总结,笔者发现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在普通话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鉴于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词轻声和重声难以分辨,轻声发音难觅规律,测试者没有达到一定量的专业朗读训练等多种问题,多音节词语中轻声词的学习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乃至普通话学习中都是一大难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23-10-11/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