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题型、内容设置建议
1. 根据不同行业设置不同题型
中小学语文教师、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师以及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不仅具有语音的示范性,而且要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字、词对学生施教,读字、词时声音是否立起来,声、韵、调发音是否到位,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是否都读得准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音。因此,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双音节词语应是对他们考查的必须内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将要从事上述职业的毕业生,虽然没有教学任务,但他们所从事或将要从事的工作对语音有非常高的要求,字、词读音的小小误差就会影响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质量。上述两项内容也应是他们的必考题目。其他人员都是通过话语影响其他人,上述两项内容可以放到作品朗读和谈话两项考查。而对于那些文化水平很低,从事工作很少与书面文字打交道的人,则应该只测试说话一项。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字、词读得准才谈得上句子准。把字、词读准是纠正方言的第一步。但是否作为测试内容,应因工作特点分别处理。这样,既避免了前面所谈测试中第四项问题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第一种问题出现的可能。
2. 增加双向谈话一项,并加大所占分数比例
前面所谈香港部分将要从事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的教师之所以测试过关还没有信心教授普通话,据调查,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普通话表达能力不够,普通话思维不流畅。据了解,香港普通话测试用的也是大陆测试题型。普通话表达能力不够,测试却达到了二级乙等,说明对于特定范围的人来说,目前的测试对普通话思维的考察太欠缺了。如果增加此项内容,则可将他们的学习重点从单纯的语音记忆转移到兼顾表达能力上来。同时,也可避免前面所谈一些“会考试”者的“投机取巧”,使其水平在无“准备”情况下,真实反映出来。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此类问题发生,其他应试人对测试员不必要的误会。
3. 根据不同行业确定不同测试内容
目前,我国普通话的目标是使普通话成为各行业工作用语,作为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起基础作用的学校,其奋斗目标也是“在实现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和集体活动语言的基础上,鼓励干部师生在校内其他场合也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从而“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而从国情看,也只有少数地区或社区人员生活用语都使用了普通话,多数地区还只是工作时使用普通话,生活用语为方言。因此,普通话测试内容也应仅仅围绕应试人的语言生活,使测试反映应用,而通过测试前有针对性的学习,又指导应用,真正提高应用水平。
具体操作上,作品朗读:语言教师篇目可以选自中、小学语言课本,其他科教师以及其他行为人员选择与所教专业或所从事职业有关的文章。说话题目:各行为都要充分体现所用工作用语,教师除此之外还要体现集体活动用语,即设置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的各种话题。
诚然,任何话语、文章都有基本的词汇量,这些词汇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又能组成无数个句子。但是,在具有某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再对这种语言的发音进行纠正,不同于初次学习这种语言,并没有生成性。基本的词汇读对了,组合到句子中不一定读得对,还必须纠正在话语组合中的发音习惯。如:“学生”中“生”读对了,而“生活”中“生”的正确读音,并不会因此脱口而出。并且,任何话语、语调等因素。所以,如果测试内容的设置,能贴近到各行各业人的普通话语言生活,定能收到“事倍功倍”乃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深圳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常艳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19-08-07/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