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测试研究

陕西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声调问题

测试研究 2019-08-17 21:39:11 普通话测试员

  2.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不够了解,造成失误。这一方面的失误有时是成系统的,尤其在第一、二题中失分严重,十分可惜,在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好的应试者当中也时有发生。但这方面的问题只要经过一定学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要求,就可以较好地避免。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最新举措,它和以往推广普通话的要求相比,就是标准更高,评分更细。如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的评分中,最小分值是0.05分,而每一处错误和缺陷的判定都有具体的标准,这就要求应试者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没有生字、语言基本正确,否则就会影响普通话等级。这一方面常见的问题是调形错误,如把阳平35读成了曲折调形,把上声214读成了低降21或中升35,这类错误如果成系统的话,失分会很严重。假定应试者出现其中一种成系统的错误,那么第一题中会是什么结果呢?第一题共10分,100个音节,从理论上推,四个声调应该各有25个音节,某一个声调成系统的错误,会造成25%的失分,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规定,第一题失分10%,即判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第一题失分20%,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二级。这样统计比较极端,在实际测试中,应试者在这方面的失误不表现为单纯的“语音错误”,而更多地表现为“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分布不等的集合,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失误量。尽管如此,在实际测试中由此而造成的失分和降等现象时有出现。在第二题中有一种现象也要引起特别关注,就是当双音节词语的第二个音节为上声214时,本应读原调而误变调为低降调21或中升调35。如“偶尔”、“美好”、“永远”、“掌管”、“墨水儿”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调值214就常被误读为21或35,有的人甚至将此类词语无一例外全部读错,失分较多。

  二、方言和普通话调类类推错误

  陕西方言和普通话声调有同有异,在方言研究中,人们已经总结了其中的对应规律,但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着眼于方言理论体系的建立,“很重视调查研究纯方言和标准普通话这两个极端的语言状态”,[1]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受测对象要求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需要。据我们研究,在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中,陕西方言和普通话调类调值完全相同的阳平字有761个,占21.7%,调类相同调值不同的阴平、阳平、上声字共2405个,占68.7%,两项总计3166字,占90.4%,所占比例相当之大。虽然这些字数量很多,但我们发现由于陕西方言与普通话四声的调类对应,且每类所属字大部分相同,只是调值不同,因此,受测人员基本都能凭着长期形成的语感去自动类推调类,一般不会造成错误。如:“开放”陕西话声调为“21-55”,即“阴平-去声”,类推为普通话仍为“阴平-去声”,只不过调值变成了“55-51”。此类例子还如:

  “本身”:方言声调为上声(42)–阴平(21),普通话声调为上声(214)- 阴平(55);

  “文化”:方言声调为阳平(24)–去声(55),普通话声调为阳平(35)– 去声(51);

  在3500个常用字中,陕西方言和普通话调类不同的字仅有334个,占9.5%,但是这些字又因为人们的声调自动类推习惯,特别容易造成声调类推错误。可以说,陕西人说普通话时声调出现大多数问题都在于此。所以此类字虽然数量不大,却是陕西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的痼疾,是陕西特色“过渡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就是由于此类原因而常常误读:

  学术:普通话应读去声,陕西方言为阳平24,误推为普通话阳平35;

  翻译:普通话应读去声,陕西方言为阳平24,误推为普通话阳平35;

  毕业:普通话应读去声,陕西方言为阳平21(在此处由于两个阴平相连,第一个变调为阳平),误推为普通话阴平55,或由陕西方言变调为阳平误推为阳平35;

  把伞(撑开):普通话应读上声,陕西方言为阴平21,误推为普通话阴平55;

  溜冰:普通话应读上声,陕西方言为去声55,误推为普通话去声51。

  要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从理论上首先明确,到底哪些字是方言和普通话调类相同的,学习中可以自动类推,不必多化工夫;哪些字是调类不同的,需要找出规律,列出字表,重点掌握,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19-08-17/1426.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