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从标准上看:标准的依据难以把握。客观标准的不统一也使测试尺度难以把握,这既涉及到应试者的读音,也涉及到测试员的评判。一般说来,测试的语音标准来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而“大纲”的根据之一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音表”是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联合发布的,应该具有权威性,但许多人包括相当多的教师并不知道“审音表”为何物。而实际操作中,另一颇具权威性的依据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这部词典的一些字词注音突破了“审音表”的限制,相对而言更符合语言实际。所以从实际影响来看,似乎后者更大些。有些字词二者的注音存在着差异,如“凹”字,某套题的标准答案中的注音为 āo或wā,“审音表”中无wā音,《现代汉语词典》有wā音②,孰是孰非,令人莫衷一是。
综上所述,普通话测试的第一二部分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这种状况影响着测试的准确度和权威性及工作效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现将我们的看法略陈于此,以就教于同道。
对于广大的社会成员而言,他们使用普通话以整段文章的朗读和口语表达为主,我们测试中的分数倾斜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认为,对于一般的应试者,可以取消一二部分而只用朗读和说话来进行测试。把第一部分的10分归入朗读,第二部分的20分归入说话,(朗读和说话的评分标准可进一步具体化——另文论述),事实证明这也是行得通的。除教师播音员等少数从业者外,一般应试者多不可能进入一级,可以忽略其不明显的缺陷,通过第三第四两部分来定档次,一个人读上一段文章,再说一段话,测试员据此来判定其普通话水平档次应是不会出现大的误差的。因为二级的分差是在5 和7分,三级分差更大,是10分,对于一般应试者以小数点后两位的精确度来打分定级是没有意义的,确定档次比打出具体分数似乎更接近实际,即使偶尔有一点误差,也可通过与同组的其他测试员对比协商,据实际情况作出结论。测试员集中精力在朗读、说话部分中,更认真地注意到语音失误、语音面貌、方音语调等等,更能看出应试者普通话的真实水平。这样8分钟可测试一个人,比现在的15分钟几乎提高了一倍的效率。如果把这个效果放在全国的大范围背景下考察,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效率。当然强调效果并非等于忽视质量,对于有可能进入一级者,则应加试单音节字词100个与双音节词语50个。这样区别对待,对一般应试者的测试,用朗读和说法的方法,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大大提高效率;对普通话程度较高的,加试两题,维护权威、坚持标准。以广州为例,1998年10月开始测试工作,至2000 年 3 月仅测试了9200 人,测试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提高效率,凭广州市的 79 名测试员,在以十数万计的等待测试的人员面前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之后,形势更加紧迫。因而就现实情况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是唯一途径,广州如此,全国也如此。讲求效率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
至于要求进入一级的应试者加试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语,虽然也有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但由于是少数人有进入一级的可能(广州市从1989年10月至2000 年3月测试的9200 人中,仅有一甲 1 人,一乙 1150 人,一级占总数的12.5 %),测试员完全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对这部分人的测试“精雕细刻”,评头品足,做出准确的判定。有可能进入一级的大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士,因不识其字而读错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因而更能真实地反映出其实际水平。拟题时注意声调的覆盖率,第一部分应尽量避免多音字,实在不能避免则标以一个特定的词语以限定其读音。判断标准应严格以审音表为准,这样才能有统一的依据,当然对审音表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些较生僻的单音节字词(尤其是非语素的字)则应由拟题人在出题时尽量避免或减少。
对一般应试者取消一二部分并非意味着不重视常用词语,常用词语还是朗读和说话的基础,可以通过常用词语的学习来提高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准确程度。
当然,改变测试方式、内容及标准是个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论证。在此,我们只是陈述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从而促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19-08-16/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