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测试研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孟亚尼 测试研究 2021-07-01 09:29:47

  摘 要:与传统的人人对话的普通话测试相比,创新改革后的人机对话的普通话测试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效率低、显失公平的缺陷,极大的简化了我国普通话测试的流程,使得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本文在将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创新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普通话测试创新模式的完善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创新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高职院校以培养出技术型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在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高职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具优势。我国于1994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工作,并在各大高校进行推广,旨在对我国普通话进行普及。然而传统的普通话测试方法采用的人人之间对话的测试方式,即主考官面对面的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学生测试时的表现给出相应的等级,但是这种测试方法有着比较显著的弊端,即测试的效率低下,不能在短时间满足大规模学生进行测试的需求;同时测试结果多基于考官老师的主观判断,有可能显失公平;对测试人员的要求较高,测试人员工作量较大等等。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模式成为当今普通话测试模式的主流。创新模式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采用人机对话,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对学生测试时的普通话水平给出相应的评级。

  二、普通话测试管理创新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1. 普通话测试管理创新模式的优势

  测试效率大为提高,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普通话测试的传统模式往往一次只能对一个学生进行测试,一旦考生的数量增大,不仅需要大量的考官对学生进行测试,同时还需要占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测试完成,对于考官和学生的时间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采用人机对话的测试形式,只要一台电脑就能完成测试,在高职的学校里往往配置专业的机房,这样能够满足多名学生同时进行测试,缩短了测试的时间,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能够尽可能的满足测试的公平和公正。传统的测试模式是考官根据学生临场的表现进行评分,学生测试的等级极大地取决于考官的主观判断。有研究表明,考官心情的好坏以及个人标准的不同会对考生的测试等级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使得传统模式下的测试显示公平和公正。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借助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程序,使用电子设备对学生考试时的表现进行记录并评分,同时计算机可以对测试时的考生全程录像,能够极大的保证测试评价标准的统一以及整个测试的客观和公正。

  测试题目可以随机抽取,有着丰富的题库资源。由于普通话测试时分批次进行,因此为了避免已经测试的同学泄露题目,在传统的测试模式中,测试人员需要准备多套题目,加大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而在普通话测试的创新模式中,计算机可以生成多套题库,并在测试时随机抽取相应的测试题目,既能保证整个测试过程的公平性和隐秘性,也极大地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2. 当前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创新模式的不足

  对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不够重视。虽然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技术型的实用型人才,可是仍存在部分高职院校仅仅把学校视为专业技能的培训机构,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般表现为相关领导在思想上并未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给与高度的重视,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普通话培训,对测试员的选拔标准较低,测试时的测试员以及工作人员往往是其他老师进行兼任等等。这样并不能够保证整体测试的质量,也不利于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真正提高。

  对普通话站点的利用程度不够。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通话测试站仅仅是用于每年的普通话测试,平时极少对测试站点进行管理和有效的利用。当前测试点的人员普遍研究能力不高,对于高职学生普通话培训以及相关宣传不够,更极少有对于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科学研究,使得创新工作无法得到更好的开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21-07-01/1522.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