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测试研究

普通话一级甲等水平测试复审中主要失分点探析及对策——以重庆市2015—2019年西南官话区考生数据为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杨涛 重庆工商大学 谈华伟 测试研究 2023-10-15 12:15:32

  2015—2019年重庆市普通话一级甲等送审的语音数据样本中,考生来自西南方言区、冀鲁方言区、中原方言区等不同方言区,其中以西南官话区考生为主,占比高达49%。西南官话区重庆方言失分次数较多依次为:z、c、s发音有齿间音(22人次)、前鼻音韵母韵尾-n靠后(17人次)、后鼻音韵母韵尾-ng靠前(16人次)、轻重格式问题(16人次)、方言语调偏误(14人次)、j、q、x发音部位靠前(11人次)、撮口呼韵母撮口呼度不够(4人次),下面仅对西南官话区考生的失分点进行详细讨论。

  四、应试人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 z、c、s发音时出现齿间音

  齿间音是按发音部位划分的辅音类别之一,发音时舌尖夹在上下齿间,或向上齿背靠拢,构成气流的阻碍。如英语thank[θk](谢谢)、广西壮语武鸣话“三”[θam]中的[θ]就是一个齿间音[5]。齿尖音在汉语拼音系统中是不存在的,在测试中,舌尖前音z、c、s的发音部位偏前,无论是带齿尖音色彩还是读成齿尖音,都算是语音缺陷。

  齿间音在学习普通话时的出现,主要受到方言地域的影响、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误导,如过分追求咬字的尖锐度而使舌位太靠前,触碰到了上下齿的齿缝。轻微的齿间音不影响一级乙等过级,但是会影响一级甲等过级。

  出现这类问题,主要是应试人对发音部位把握不准,发音位置偏前所致。要正确把握舌尖前音z、c、s的发音方法,在整个发音过程中,舌尖不能触碰齿缝,稍一触碰就会产生齿间音。对于重庆本地人,可以用自己的方言发音来克服齿间音。具体做法是:在语言思维上用重庆话读声母为z、c、s的字词,用心体会是否已克服了齿间音,并体会正确的发音位置,然后再换成普通话的声调读。这样反复练习、体会,直到把正确的发音固化为止。

  (二)前后鼻音发音问题

  重庆话及多数南方话没有后鼻韵母-ing和-eng,在普通话学习和一甲测试中,容易出现后鼻韵尾音偏前、前鼻韵尾音偏后,不能准确区分二者的混乱现象[6]。

  “前鼻尾音偏后”是指应试人发前鼻音韵母时,韵尾-n的发音部位在前鼻韵母-n之后、后鼻韵尾-ng之前。“后鼻尾音偏前”是指发后鼻音韵母时,韵尾-ng的发音部位偏前,介于-ng和前鼻韵尾-n之间。这两种语音都属于“语音缺陷”。前鼻尾音偏后问题主要表现为韵母in或en的元音i或e的舌位靠后,带动鼻韵尾-n靠后,有后鼻韵尾-ng倾向。

  造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受重庆方言的影响,重庆话没有后鼻韵母-ing或-eng,重庆话发-in、-en时,没有明显的展唇口型,舌位下降就靠后了。克服这个缺陷,须在发-in或-en时做到展唇,让舌位上升并靠前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即舌尖着意地前伸去贴住上齿龈。另一个原因是应试人在发音训练中将-in中的-n发音部位偏后,音色就比-n明亮,追求一种听感效果。同样因为重庆话以及多数南方话都没有后鼻韵母-ing和-eng,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现象。发-ing和-eng时,不展唇,舌尖着意去贴下齿龈,不能抬离下齿龈。舌尖只要贴住了下齿龈,舌根自然就会抬起来去抵住软腭而不会造成发音靠前。

  (三) j、q、x发音部位靠前

  部分应试人受发音习惯的影响,将j、q、x发音部位往前挤靠,发成“尖音”。将j组音和z组音混淆,削弱了普通话作为标准语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所谓“尖音”,是指将j、q、x的音发到了z、c、s的位置,而在普通话语音中,只有团音j、q、x,没有尖音z、c、s和-i相拼。有明显的尖音倾向,是无法取得普通话一级水平的;较轻微的j、q、x发音部位靠前,是无法通过一级甲等复审的。

  克服声母j、q、x发音部位靠前,在普通话语音教学实践中,应明确j、q、x典型的发音部位是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在实际发音中,由于接触面大小变化和位置移动的影响,部分考生j、q、x的音质会产生相应的细微的变化。当舌面前部(舌叶)接近或接触到上齿龈时,听感上“太接近z、c、s”,则应算作“语音缺陷”。因此,应试人应注意发音时将上鄂和下颚打开,同时找准舌面音的发音位置,成阻部位是舌面和硬腭,而不是舌尖和齿背,保证在发j、q、x时舌尖一定不能触碰齿背,舌尖和齿背之间一定要保留一定的距离,让舌体运动空间加大,有利于舌面前部稍稍后移,不堵塞在龈颚部位。

  (四)轻重格式问题

  在近年来的一级甲等复审反馈意见里,应试人因词语的轻重音格式不当而失分的现象经常出现,轻重音问题日益成为应试人主要失分点,且这一问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三个题型中均有所涉及[7]。

  普通话的轻重格式是重庆人学好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在汉语普通话中,中重格式的双音节词是最多的,名称一般都属于中重格式。除此之外还有重中格式和重轻格式,其中重中(在普通话测试中也叫重次轻)格式是最难掌握的,它的数量远不如中重格式多,没有规律可循;三音节词有四种格式,其中,中中重格式最多、最常用,我们需要记忆的是中重轻、中轻重、重轻轻格式;四音节词有三种格式,其中,中重中重格式最多,常以联合关系的四字成语为主,需要记忆的是中轻中重格式(含专用名词、叠音形容词和象声词),以及重中中重格式。

  重庆人说普通话时,因受其方言影响,轻重格式与普通话有较大出入。主要表现为:普通话双音节词以中重格式为主,少部分重中(重次轻)格式或重轻(即轻声)格式;而重庆方言以重中、重轻格式为主。所以,即使讲述者声调、韵调都准确,但在轻重格式上出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一级甲等的过级率。

  (五)方言语调问题

  方言语调用俗话说就是“有口音”,和纯正的普通话语调有差异,带上了地方方言口音或非汉民族语言的口音。汉民族地方方言口音也可以叫作“方言语调”。方言语调的形成就是没有摆脱方言的影响,字调偏误、音变不规范、方言口音都是方言语调形成的因素[8]。

  1.字调偏误

  字调,就是字的声调。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往往会受到本方言的一些独特的字调影响,造成字调发音不准确。如果保留了方言性的声调,则会在朗读和说话时,形成方言语调。这种主要由字调不准确形成的语调偏误,可以归纳为一种模式,即“字调偏误”。

  克服字调偏误型的方言语调,首先应从纠正声调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着手,其次要注意摆脱方言的影响。比如重庆人读英语字母常用重庆话的三声来读,于是在说普通话时也就读成普通话的“三声”即上声调。如“疫情之中毕业班分成A班和B班”这句话里,字母A、B都读成上声调后,会明显地感觉与纯正的普通话语调不一致。所以,除了在上一节里声调的练习中加强调值的准确性,在这一节里就是要练习在连续的语流中,即朗读和说话时要注意每个字的声调调值都要按照普通话的正确规律发准确、发正确,才能摆脱方言的口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23-10-15/1820.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