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测试研究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科学素养

测试研究 2019-08-21 00:37:20 普通话测试员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测试的组织机构、测试的等级标准、测试大纲、试题的编撰,测试人员等等,在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测试员是起着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灵魂。测试员的科学素养表现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三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为加快推广普通话进程,不断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国家教委和广电部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步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要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岗位人员,从1995年起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测试的组织机构、测试的等级标准、测试大纲、试题的编撰,测试人员等等,在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测试员是起着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灵魂。

  应测试工作需要,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测试委员会和培训测试中心。国家语委、省语委通过分期分批培训,迅速建立了一支具有专业献身精神、熟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具有较强测试能力的测试队伍,为普通话测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但由于测试队伍构成的复杂性、培训时间的有限性、成绩评定的主观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测试工作水平的参差不齐,使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受到一定影响。

  测试员本身具有的科学素养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科学性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谈到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强调要“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江泽民同志倡导的这种科学精神也正是一个合格测试员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中对测试员做了具体的要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负责培训、考核,成绩合格取得测试员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进行测试(第六条)。

  测试员应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热心语言文字工作,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水平达一级乙等以上,具有大专毕业文化程度和三年以上工作实践,并有较高的语言分辨能力,作风正派(第七条)。

  测试员在省培训测试中心的组织领导下承担测试业务。测试工作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要求独立进行(第八条)。

  测试员分别测试、协调工作、综合评议、打分定级方为有效(第九条)。”

  以上这些要求基本体现了一个测试员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具体要求如下:

  一、树立科学精神。

  (一)科学的思想意识。作为一名测试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而不是简单把测试当作事务性工作来应付。要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时期推普工作方针,提高现代汉语规范化程度,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推普、对语言规范化、对教育、对民族素质的重大意义,测试员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和测试工作的神圣,也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把测试工作做好。

  (二)科学工作态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高强度、高难度的劳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是打疲劳战,要求测试员热情敬业、具有忘我的献身精神,否则难以胜任。大量长时间的作业,使测试员易于疲劳、厌烦,因此,要求测试员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对测试工作自始致终,一丝不苟,严格公正、认真严肃。既对测试工作负责,又对应试者负责,这样就可以把测试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主观性偏差减少到最低限度。普通话水平测试就容易做得更科学、更公正、更规范,普通话测试就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19-08-21/1459.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